close


#GOODS_LIST_START#





#GOODS_LIST_END#信用卡 保險 回饋

不少地方文史工作者有感於寺廟重建、改建後,往往將原有的台灣工匠作品拆除,取代的是由大陸工廠生產的半成品,然而如台中東勢的文昌廟石雕,卻出現「名」族英雄文天祥的烏龍錯字,文史工作者呼籲一方面應加強文資保存,另一方面也應加強採用大陸半成品的品質管控。



東勢文昌廟因921地震後全毀,廟方募款重建如今工程已完成9成,但「『名』族英雄」石雕卻在文史工作者的臉書上討論得沸沸揚揚,更有不少人指出另有寺廟的石雕也出現「司馬光破『肛』救友」、梁祝故事被刻成「英臺三伯」等貽笑大方的錯誤。

在地師傅費用高

文史工作者古少騏過去便長期關注台灣寺廟工藝的消逝,她指出台灣幾乎所有的廟方都追求新建、改建,一方面是新廟看來「氣派」、「富麗堂皇」;一方面仍不免與募款、利益有關,因此保存老廟,往往難上加難。

古少騏去年9月曾與古蹟保護推動人姚其中等,共同搶救下南庄永和宮。她指出永和宮的珍貴處在於,是中華薪傳獎得主,木藝師邱和順「學徒時期最後一個作品」且當時他在永和宮完成了如鳳、獅等最繁複的木雕工藝,在此後邱和順卻面臨幾乎無廟可施展其工藝的處境。古少騏感慨,邱和順的師承為徐茂發,即關西太和宮大木作師公徐清的長子,徐清又是福建同安的大木司傅葉金萬的高徒,從這些老師傅手下,才能見到一脈相傳的堅持。

從事剪黏藝術50多年,曾參與台北市定古蹟陳德星堂修復的陳世仁,為剪黏大師陳天乞之孫,而今陳世仁的作品不僅在台灣馳名,日本崎玉縣中正廟、長崎孔子廟、美國洛杉磯中國城、新加坡雙林寺均可看到他的剪黏之作,他不諱言地說,台灣寺廟如今會找在地工藝師的比例不到10%,一來是費用較高,二來花時間,以陳德星堂為例,他就足足做了5年半。

12歲學起剪黏工夫

「不是累,而是要費心!」陳世仁表示即使自己打12歲開始跟著祖父學做剪黏,但「也是要到40歲之後才比較體悟到阿公所教的訣竅。」過去沒有個3年、4年出不了師,而今要在台灣找徒弟更是不可能的任務。大陸的斑馬傳媒特別來台專訪陳世仁,關於泉州式剪黏工藝介紹,讓陳世仁一下子變成了「網紅」。「節目上線5天點閱率就有200萬!」曾經眼見大陸一個區域內的石雕工廠就有幾十家,打石工人達7萬人,陳世仁感慨「要說木雕、石雕,台灣幾十年前就被打敗了。」幸而無法靠工廠量產的剪黏,憑的仍是師傅手上的工夫。

古少騏則呼籲,現行《文資法》需有民間的提報人並不合理,主管機構因更積極主動提報審查,才不至於讓更多保有經典工藝的寺廟日漸消失。

(旺報哪家信用卡有機場免費停車)現金回饋卡推薦

arrow
arrow

    rzd94co70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